我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留学,英国的文化气息很浓厚。英国文化需要用心去品味。
希腊一位艺术家说过:美是真实的绽放。我心中的英国文化是原创,独特的,它不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堆砌,而是如同葡萄酒一样,各种元素在经久发酵之后,酝酿出沁人心脾的香醇。
周日闲来无事,来到了英国有名的”砖头巷”,“砖头巷”位于伦敦东区,直白的说就是英国的二手市场。大家可别小看这个二手市场,这里随处的一家风格别致的小店,都可能藏匿一位知名的艺术家或者设计师,而这里每一家店的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总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风格,或者说发现自己的风格。
我特别喜欢“砖头巷”的一家音像店,这家店是用旧仓库改的,非常大。里面陈列着无数的旧唱片,画册和艺术摄影集,定期还会有一些艺术家在这里展出自己的作品。在店里,大家慵懒的坐着,甚至躺着,看着《东京写实》画册,听着摇滚、哥特或者重金属音乐,手里拿着苹果酒或者优雅的端着一杯手工磨制的摩卡;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或攀谈,或说笑;也偶尔可见在墙上随性涂鸦的人,写下一个无关紧要的词,或自己的名字,或许是女孩分手后在墙上写下一些咒骂前男友的无关痛痒的小词调。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在中国学画画的经历,因为我的构图比例时常太大,没有按照老师的“标准”来做,老师就用橡皮把我的作品擦掉,让我重新画。当我和英国朋友聊起中英两国教育的差异的时候,她惊讶的看着我说:“天那!怎么可以擦掉在英国的美术老师绝对不可以擦掉学生的作品,因为这个作品是你的创作,你的风格”。
接着我问:“那么老师怎么教学呢”,她说:“老师会先问你为什么这么画,和你讨论,然后拿起笔,在你作品的基础上,稍稍的帮你加工一下......”
我特别喜欢这里的一些现代艺术展览,当我仔细的端详每一件作品,试图要去理解和发现每一件艺术品的“含义”的时候,同行的英国艺术家朋友及时的阻止了我,她笑笑说:“艺术其实没有什么既定的框架,你需要的是去感受这种美带给你个人的体会,打开自己的心,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