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人崇尚“少即是多”的理念。他们认为,学习占用的是儿童生命中比较关键的时期,而这段时期更重要的是激励孩子独立思维并开发其创造力。芬兰学生7岁才上学,此前,父母可以选择将他们送入日托中心接受学前教育,最多的活动是游戏、体育和户外活动。如有必要,经过入学程度评估后,儿童可以提前或延迟一年上学。在芬兰,即便是高中生,每天作业最多也不会超过30分钟。
每人一张课程表
有着超过100年历史的赫尔辛基市罗素高中,是芬兰首屈一指的名校。校长阿里·霍维恩介绍,从1994年起,该校在芬兰率先开始试点取消年级编制,学生按学科和不同学段自主选课。学校开设了母语及文学、环境与自然科学、价值观与信仰等10个领域课程,每个领域又各有10余门课程,总计达到300余门课程。其中,必修课仅占30%。在每个模块,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水平,选择相应难度级别的课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自主决定科目学习的顺序,选择任课教师;甚至可以选择就读年限,2年至4年完成学业皆可。“几乎没有学生有完全一样的课程表。”阿里校长说。
罗素高中设有专门的课程设置团队,“让学生有发现的乐趣”,是该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的一大宗旨。每学年伊始,学校都会发给学生一本《课程设置手册》,并由老师担任学生的课程顾问。学生可在顾问的指导下制订自己的个性课程表,试学两周期间,还能对所选课程进行调整。每年,学生都会发现《课程设置手册》中又冒出一些新鲜有趣的课程,包括摄影、舞蹈、汽车修理、汽车驾驶、数码课程、古老文化等各种方面。
开卷考试、写论文、做实验……阿里校长说,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是为了使评价不仅是奖励强者,或者表扬听话者、顺从者,而是要激励后进者,促进那些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发展。
减负增效,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从2011年起,本市建立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体系,不以分数至上,而是通过身心健康、学习动力等十项指标对学业质量全面评价。去年下半年公布的首次评价结果显示,本市学生学业成绩比较优秀,但学生学业负担依然偏重,44%的四年级学生每天有9小时以上睡眠时间,仅有13%的九年级学生每天能保证8小时睡眠。
取消官方排名,各种“民间排名”何时能销声匿迹?取消竞赛加分,能否改变“人考我考”的从众心理,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预留出更多空间?减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更需要老师和家长观念上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