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纽约,朋友小查跟很多出国留学的年轻人一样:上了一所不错的美国大学,成绩平平但不至于垫底。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你会看见现在的他经常在街角的便利店打工。
原本在国外应该享受良好教育的他,怎么就会选择出来打工?
这么说吧,除去一部分人是因为家境贫寒需要补贴家用,大多数人都会说:上学一尘不变,时间久了会枯燥。出来打工体验人生能认识不少人,还能赚点零花钱。
当然,也包括小查。
这时候,很多家长会无奈,花那么钱换来的不是想要的结果。从换环境培养人才到换环境打工赚钱,大多数家庭是困惑的。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生活的痛苦使人麻痹,学习的痛苦让人清醒。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受到生活的苦是被动的。
知乎上有人总结了这样的回答: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在生存着,最终会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和丰沛的情感,这不妨叫钝化。
也就是说。无论是否努力,是否抵抗,生活的苦也会变化,也必须应对这种苦。久而久之,会让人变成一种“习惯”。被麻痹后,知道这样的煎熬一定会来,那就等着应付好了。
古人常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如果生活是对意外习以为常乃至压垮骆驼,主动学习就是选择去一层一层剥开我的心。
有种心理,叫做“延迟满足”的能力低下。
这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的能力。
记得一个实验,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让10个幼儿园的孩子单独待在小房间里,桌子上有糖果。他们可以选择立马吃掉;也可以等15分钟后,研究人员回来再吃并有一颗糖的奖励;也可按响桌上的铃,研究人员就会回来。
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孩子没坚持到最后,只有很少的孩子成功延迟自己对糖果的欲望,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并兑现了奖励。
延迟满足能力低下的人,更愿意满足于即时收益——就像被生活的苦钝化的人一样。
眼前的生活虽然苦,即便工资只有很少的,却还安得下心。而学习就像是需要等待15分钟才能获得的奖励,需要付出时间和成本,受益不止于眼前,能预见但是不能即时生效。
另外一种,叫做妥协于“低配”的适应性心理。
成长过程中,能被觉察到的,或是无意间接触的信息,都在无形中影响人当下去如何思考,怎样反思以前的经历,如何对未来产生把控。
举个栗子,有实验人员将跳蚤扔进罐子里,它们跳起来的高度是自己身高的100倍以上。但如果用一个玻璃罩住,它们跳起来的高度就只能保持在玻璃罩高度以下。过了几天,就算打开盖子,也没有跳蚤能跳出来。
大多数人避开学习的苦,是因为曾经在学习上遇到过挫折,于是内心暗示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天赋。
在后来的人生中再次遇到需要学习的地方,过往的经验让人第一反应是遵从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将学习抛弃。
就像被玻璃罩限制的跳蚤,即使没有了障碍,内心深处仍有一个屏障,让自己无法逾越。思维方式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一个人的潜在可能性。
跟有“选择性吃苦”不同的是,“必须吃生活的苦”,客观上限制了学习的条件。
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越来越难,所以很多人选择不吃学习的苦。近些年出国留学变成了教育竞争力的资本。有能力得到更优质教育资源的家庭,在良好的循环中,生活的苦相对增量只会更少。
同样,有条件的人可以把资源用在提升自我,而资源相对匮乏的人,时间已经全部用在了应付生活的苦上面。
美国有个作家为了探求贫穷的真相,隐姓埋名体验了低薪阶层的生活。她去了不同的城市,换了零售、清洁、老人服务等6种工作,最后发现自己最终陷入了困境:
因为没钱要在偏远的地方过夜>花费大量时间在上班路上>用于提升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发现更好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想要做更多的兼职来应对生活的成本>沦为工作机器心态崩溃,选择放弃。
吃生活的苦,耗尽了时间、钱财、精力,让人没了吃学习的苦的机会。而这种现状越加深越会让人从环境找问题,而非自身。
分享真实一栗,当年老C在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爸妈为了防止他分心,别说手机了,连电视碰都不给碰。
好不容易算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到了理想的学校,觉得上大学就轻松多了, 想把以前没有玩够的游戏统统都玩回来。在游戏里,他找到了“自我”。
当室友和同学们都拿到了大公司的offer,四年下来除了游戏他没有任何爱好,英语交流障碍,成绩连连挂,因挂科太多被学校劝退,最后连毕业证都没拿到。老C很后悔,但是为时已晚。
游戏里的情节尚可提前设计,而现实的残酷确却用一生去体验。所有觉得学习苦的人,大多是没有挨过现实的耳光。
学习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我们才会认为其价值超越了庸常的生活,带给我们更加是永恒的感触。
前途君认为是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意义的追问。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一定要与生活分道扬镳。就像出国留学,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也是对自己精神世界在现实中的一种渴求和映射,你希望自己变得更优秀更智慧。很多时候读书和生活,知识和行动都是紧密相连的。
到头来,我们终将明白,学习其实并不苦,苦的是早已被消磨掉的好奇心和热情;生活其实也并不苦,苦的是那不敢对未来抱有期待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