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之前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占全球总数的14%,位居世界第一。“大众化”、低龄化成为中国留学生的突出特点。
根据国内目前的教育现状、就业需求以及社会开放程度,民众没有必要对“留学热”表现出过度的担忧。因为,不断升温的“留学热”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加快中国发展进程的积极力量。
首先,在国内只有高考的胜利者,才有机会真正接受高等教育。近年来,好多高校通过扩招的办法来缓解升学压力,但许多名牌大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扩招名额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许多经济条件宽裕的家庭,通过留学的途径,把孩子送出国外接受高等教育,实属在正常不过的选择。
又何况,国内不仅升学压力大,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不尽人意。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来说,把孩子送出国外,不仅避免巨大的升学压力,也可以让孩子接受更为优质的高等教育。
此外,国内许多用人单位,把文凭与职位高低、薪水高低捆绑在一起。这使得“洋文凭”成了香饽饽之中的香饽饽。虽然这种用人标准存在很多弊端,但是面对巨大的人才资源,许多用人单位倒显得有恃无恐。因此,许多青少年也希望自己能出国留学,拿到一纸“洋文凭”,在未来就业的时候也能占据竞争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留学热”算是许多家庭以及青少年的被迫选择。可是,这种被迫的选择不仅可以推动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也可以促使用人单位调整用人标准,更可以加强民间对国际社会的了解。
近年来,持续升温的“留学热”,不仅刺激了学界的神经,也刺激了政府的神经。许多学者开始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的出路,甚至有的学者还通过各种途径,把自己对高等教育的思考结果展示传给社会,引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政府也开始通过放宽经费、政策调整等措施,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当然,这些努力带来的成效是有限的,但对推动改革高等教育无疑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由于留学生数量的集聚增加,留学生的质量开始下降。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也开始改变以文凭论高低用人标准,更加看重个人的工作能力。这一改变也许还不够明朗,但毕竟也算中国用人标准的一大进步,对改善未来人才市场的竞争环境有着不小的作用。
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出国,其实也是打开了自己近距离了解世界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既能真切感受到国外社会的优点,也能真切感受到国外社会的问题。这样一来,至少这些家长,不会被国内一些书籍误导,对国外社会形成各种错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