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2008-2011年度国内外大学生留学与就业白皮书》显示,回国留学生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月薪在3000元-10000元的占了大多数,约占受访者的71%,而这部分人的工作职位有58%为普通员工。月薪能破万的仅15%。
根据这项调查,七成海归们的薪酬几乎与国内本科毕业生相当。这令人唏嘘,但却也并不十分出乎意料。自中国于1978年开启公派留学生赴西方国家留学以后,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加。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经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总数的14%。现在,除了公派以外,主要是自行申请奖学金以及自费留学,后者占据较大比例。并且,自费留学人数不断增加,而且呈现低龄化,这也就意味着这部分人群出国留学的成本是比较大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能谋一份好工作、出人头地。但是,三千块的月薪无异于对他们泼了一头冷水。
在一个极度重视学历的发展中社会里,出国留学必将是一种持续不断的热潮,因为学历是一种必须具备的条件,虽然不是充要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这不仅是留学热的原因,也是那些频出的假学历事件中当事人造假的原因。对于学历,没有几人能够释怀,要是没有一个好的学历可能寸步难行。
但从读书成本来看,这样的成本收益比可能会令某些家庭陷入破产的境地,很多自费留学的留学生,其家庭是举家支持,倾其有限的财力支持留学以希望未来能找到好工作作为回报。近年来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出国留学机构的兴起,为实现这种愿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出国留学不再是难事,而是钱就能解决的事情。
就普通家庭而言,这种留学的态度是不理智的,尤其是那些低龄的留学生而言(比如中小学就出去)。选择花大价钱出国,就能躲过“寒窗苦读”而迈上成功的捷径吗?不尽然。随着出国人数不断增加,海归们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增加。况且,那些只是通过花钱出去的,未必有能力,一些人的海外学习质量也堪忧。
学历与能力的某种割裂是必然存在的。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本来就比较严峻,市场会对海归们进行真正而凌厉的甄选。月薪三千可能也不出乎意料。因为能力与洋文凭是两码事。
尽管学历不能完全证明一个人的能力,但现时能力又没有除了学历以外更好的证明。这正是一个在建的创新型社会所面临的困境。最终,这些因素可能也会倒逼教育体制改革。只有教育体系培养出越来越多既有学历又有能力的人才,社会上的唯学历导向才会减弱,因为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国内教育体制理顺以后,人们出国留学才会变得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