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立志去海外求学的大学生一样,北京师范大学学生靳诗羽从大二就开始准备留学手续,并出于节省时间、少走弯路的考虑委托留学中介全权代理,未料正是这个决定让她的求学之路充满坎坷,并最终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
“中介机构没有投报我叮嘱的专业,而是投报了一个与我本科专业并无关联的工科信息类专业,事后也没有任何道歉和答复。”谈到当初的经历,靳诗羽依然很愤怒。
近年来,中国学生留学热度不减反增,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申请都顺利出国留学,但也有部分学生像靳诗羽一样因为留学中介机构的种种原因而遭遇麻烦。中国教育部日前公布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并于11月5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目的就是进一步规范自费留学中介服务活动,保证留学顺畅有序。
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期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自2008年以来,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始终保持在2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最大规模的33.97万人,占全球总数的14%,位居世界第一。
在“留学潮”的带动下,留学中介市场也日趋火爆。根据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发布的数据,目前全国仅有429家合法的自费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然而,实际运营的留学中介机构数却远远超出这一数字。
早在1999年,中国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和《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以规范中介服务,然而,在出国留学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类别日趋多样、留学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有些规定已不适应现实要求。
梳理目前留学中介服务出现的突出问题,不难看出:有些单位及个人为牟取经济利益,未经批准设立中介机构,非法从事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活动;有的采取弄虚作假手段,编造、假冒证明材料;有的发布虚假信息,骗取钱财;有的高额收费后不兑现承诺,严重侵犯自费出国留学学生的合法权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为选择不合格的留学中介机构而上当受骗的中国留学生并不是个例。
前不久,网络就曝光重庆有20多家“黑中介”非法经营。网民“我是个重庆年”发帖称,自己就读的学校与澳大利亚某大学有项目合作,为了圆梦出国交了数万元的申请费和学费,结果发现所学的学分根本没有用,留学捷径没走成,两年高价本科白上了。
重庆市教委和重庆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事后解释说,重庆目前共有24家出国留学中介,其中本地仅6家,18家来自市外,这些跨区域经营的中介不是“黑中介”。
事实上,造成这种留学中介机构跨区域经营存在无序状态的主要原因就是有关规定取消了教育部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跨省开展业务的审批,但关于跨地区开展业务的相关管理手段却未能及时调整。
对此,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跨省(区、市)从事中介服务的,应当按要求在拟开展业务地方申请资格认定、交存备用金和办理登记注册。
违法成本过低也是也是造成留学中介机构乱象推手。据了解,以往查处了违法留学中介,多是以中介公司退费的形式息事宁人,有时候中介机构还直接关门跑路,造成申请留学的学生和家长只能“哑巴吃黄连”。
征求意见稿对此也进行了有效防范。一方面建立健全合同制度,由主管部门制定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合同格式范本;另一方面建立备用金制度,要求中介服务机构在指定银行存入不少于50万的备用金,以用于支付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拒绝承担或者无力承担对其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
靳诗羽说,在与中介机构事前签订的协议里,机构承诺“申请失败,全额退款”,但该承诺往往导致中介机构进行消极保守申请,劝导帮助申请人挑选并不十分如意的学校和专业,以保证申请成功率,从而赚到全额中介费用。
现在加拿大的王宇溪仍在修读语言预科的阶段,当年本科毕业中介机构帮忙申请到的学校和专业并不理想。可是为了出国留学梦,她只能走一步是一步。
此外,征求意见稿中自费留学中介服务机构不得以承包、转包等方式交由其他机构或个人开展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业务,以及境外机构和个人不得在中国境内以任何形式从事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活动等条款也被大众广为关注。
“如果以前留学中介机构也能有这些‘细则管控’,我想我的留学路应该会顺畅很多,也不用自己再从头申请。”靳诗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