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对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工薪家庭选择留学,出去读本科读高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数量正逐渐赶上研究生群体。以上都推动了留学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70%以上的留学生都选择了回国,他们会带回国外的思想、文化和技术。未来中国,留学生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事件1 自费留学持续升温
政府从1999年才开始规范自费留学,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颁布《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随后批准了68家机构的留学资质。此前国家并不鼓励自费留学。我当时在北京市教委外事处主管这个,由此开始接触留学行业。1999年,北京市教委审核留学机构资质时,不完全统计,北京有500家公司从事留学服务,开说明会时来了好几百人。
2003年,矛盾开始显得比较突出,7部委联合实施了一次大清查,把一些没有资质的机构关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边是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北京为例,1999年出国人数不到1万人,2011年则达到14万人,另一边是很多机构有经营能力,却无法获得资质。到目前,这种矛盾依旧存在。
从2002年到现在,留学出国人数除了2003年、2004年因非典而有所下滑外,每年几乎都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家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身的认识和追求目标越来越清晰,对留学也越来越理性。
我所看到的很明显的变化是,2005年以前,多是有权、有钱的孩子出去,对文凭内涵并不看重,最近5年来,中等收入家庭加入留学大军,对留学本身的要求和留学服务的要求都越来越高,这也促进了留学行业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学生的质量也逐年提高,北京市重点高中出国人数越来越多。
事件2 美国成为热门留学国
见证人:某留学专家
我从2001年进入留学公司,也正好经历美国留学市场兴起的历程。最初,美国部只有3个人,我们从咨询到文书写作到申请所有的环节都得做,而不像现在一个咨询顾问会有2-3个辅助老师。大概在2005年、2006年以前,盲目出国的学生不少,我就曾经遇到过一些案例,因为适应不了,或不去上课,被美国高校退学,又不敢告诉家长,偷偷跑回国换一家中介重新留学的。2007年后,则明显感到申请美国本科的数量剧增。
随着近年来美国经济不景气,许多美国大学来中国参加多种形式的教育展及推广活动,提供包括有条件录取、免部分学费等优惠措施。但与此同时,美国名校和高中的申请难度逐渐加大。而近几年频繁发生的中国留学生造假事件也让美国院校对中国学生成绩单真实性的考察越来越严格。
我认为,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言,中外合作办学将是趋势之一,在今年的NAFSA会议上,中国高校校长就第一次组团参加,也体现了这一信号。此外,留学网店的兴起未来对留学服务行业可能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事件3 发布利好政策吸引海归
见证人:王辉耀,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
2002-2011年,我国累计回国海归数量从15.3万人,增加到81.84万人,增长率基本在13%以上,近三年的增长率更是接近30%。这一时期留学归国人员都可谓是全新的知识分子群体。
国内鼓励海归回国的政策也在这一时期频繁出台。其实,90年代末期,我国已开始重视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工作,2000年的时候,我国出台《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的意见》,对海归回国的任职条件、工作水平以及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规定做了很大改进。2002年-2007年,我国出台了几个重大的国家战略。
2006年,国家人事部发布了《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要在5年内“使留学回国人员新增数达到15万-20万”,并提出了“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工作要求。
2007年,提出要建立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绿色通道,简化海归出入境手续、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问题给予政府优惠和便利条件。同时,“海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计划也都是这一时期吸引海归的重要计划。
2008年底,我国出台了新中国历史上首个大规模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专项计划——“千人计划”。千人计划实施后,又出台了配套的青年千人计划、外专千人计划等政策,同时激起了全国吸引海归人才的浪潮。
潮流词
海待
海外留学归来,却找不到工作的待业者。
留学垃圾
“留学垃圾”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逐渐显露在中国留学市场,并在21世纪的初期出现一个高潮现象。
由“留学垃圾”导致的各种留学问题层出不穷。面对着文化的融合和竞争的加剧,出国留学在很多人心里成了家门的荣耀,成了前途的保障。然而随着中国留学潮的到来,留学生的质量却是今非昔比。“留学垃圾”的出现不仅造成了国家资本的巨大浪费,更成为蒙蔽社会和家长的一类特殊人群。
留学低龄化
2012年9月2日,我国发布首部留学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国际人才蓝皮书。报告称,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呈现低龄化、大众化。